资讯中心
民用天然气涨价成定局
2014-06-18
2602

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就天然气阶梯气价问题答记者问,部分居民用天然气涨价已成事实。但卓创资讯方面表示,当前大部分地区尚未制定具体措施,三档气标准以及价格尚未出台。据了解,城市燃气公司有40%左右的居民气将会实现涨价,具体带来利润将要参考各地分档标准以及具体价格,城市燃气公司是此轮涨价的优先受益者。此外,由于阶梯气价对天然气计量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政策逐步实施,现有以用气量为基础计价的燃气表将逐渐被以金额为基础计价的IC卡表和互联网表所替代,生意社方面分析认为,阶梯气价将开启天然气计量新市场。

        正式实施尚需时日

     “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发文,估计天然气涨价会分地区执行。”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晓坤如是说。王晓坤表示,按照发改委的文件,阶梯气价是按照1:1.2:1.5来施行,有20%的人用了40%的气,这部分的气是需要涨价的。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大约20%的人以后用气需要多缴费,80%的人用气是不涨价的。但有业内分析师提出,如果按照阶梯气价的算法,1~8的平均值是4.5~5.5,5.5以上的部分要多交钱,那么涨价的部分应该不止20%,而是40%左右。

       王晓坤表示,一般流程当中,居民用气涨价需要城市燃气公司提请物价局,并召开听证会通过方能进行调价,天然气价格传导需要时间。具体到各地的涨价情况,目前并不清楚,预计是由各省份陆续推出,实施尚需一段时日。“居民用气应该不会出现大幅、大面积的涨价,涨价的范围也不会超过50%,预计是从今年6月底~7月初开始,各省份陆续开始涨价。从气源情况来说,一般春天会紧张一些,夏天则会比较宽松。”王晓坤表示,居民气涨价之后,具体带来利润将要参考各地分档标准以及具体价格,而城市燃气公司是此轮涨价的优先受益者。

      金额式智能燃气表即将“上任”

      实施阶梯气价后,原来以气量为基础进行计价的机械表和IC卡预付表,将很难适应阶梯气价这一新的计量方式。据了解,在计价过程中,气量式IC卡预付表显示的是气量余额而非金额余额。而阶梯气价的计价原理,是居民使用不同档次内的天然气,要付出不同的价格。因此,必须将现行基于气量计价的燃气表改为基于金额计价的燃气表,才能满足阶梯气价时代的计量要求。

      据介绍,金额式燃气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预付费IC表,一种是实时计费的互联网表。要实现阶梯计价,前者需在下一次充值时才能将上一周期内消费的气量分档计价;后者则可以利用在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计价和同步调整。

       目前我国全国只有300多个城市铺设了天然气管道。随着西气东输三线、西气东输四线等几条主要干线的规划建设,我国地区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建设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据《全国城镇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要达到94%以上,县城及小城镇的燃气普及率达到65%以上。其中,居民用气人口达到6.25亿以上,用气家庭数达到2亿户,居民用气量达到330亿立方米。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现有的以用气量为基础计价的燃气表将逐步被金额式智能燃气表取代,将开启约600亿左右的金额式智能燃气表市场。

中国着手推进全面开发能源策略

        日前中国国务院召开了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为今后的能源发展定出了大方针,基调是发展与改革并举。在发展方面要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在改革方面则要为引入更多市场机制以提高开发效益。

        重大发展项目包括以下领域:(一)沿海建新核电站。(二)水电。(三)风能太阳能基地和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四)特高压等大容量输电工程。(五)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六)建设新的高效清洁煤电机组和改造现有机组。改革方面的要点包括:(一)由开放产业进入以增强竞争。(二)加快及深化煤与电等的税费价格改革。(三)推动先进能源技术及装备出口。

 

       从上述各项可见,中国的能源政策是建基于全面兼顾多方并举的战略,涵盖火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同时又在开拓产能与环保节约上齐进。这也是针对当前能源发展所面对的紧迫问题而来,关键是具体措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发展要求及客观情况。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概述如下:

      (一)核电要发展,不能如一些发达国倾向停用核电,因此乃对福岛意外的政治化及过分反应。另方面,中国正建设一批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站,仍待全面掌握有关技术及累积经验,在这之前不宜盲目扩大建设规模。

 

     (二)水电应在做好环保的条件下加快建设,及早完成几条大江大河的梯级式开发,愈迟成本愈高。怒江流域开发应提上日程,不能一刀切因涉及三江汇流地区而全面下马,远离汇流区的项目应及早动工兴建。水电与核电一样,在开发的同时应进行科普教育,抑制社会上盲目及非科学的反对声音。

 

     (三)风能及太阳能等开发仍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提升设备的製造、安装及操作技术水平以增效益,尽量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二是安排好不稳定电源入网,目前不少产能因无法输出电力而闲置。三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要在风能及太阳能外,更多注意利用农副业废料作生物能源。

 

    (四)建设以特高压输电为基础的“电力高速公路”乃合理决定,曾有些所谓“专家”质疑电力高速公路的效益,并提出输电不如运煤的不科学建议。

 

    (五)建设高效燃煤机组的决定,纠正了过去盲目封杀包括发电等高能耗项目的做法。若不加快高效机组建设,便难于淘汰落后低效产能。

 

    (六)推动能源装备产品出口的政策十分及时,中国在这方面的综合优势已十分显著,故应尽量加以利用。

 

      中国的能源发展新政策有很多合理及具针对性的条项,且比美国依赖页岩气革命的发展更为全面,故望能及早落实。

成都市高新区盛邦街汇锦广场A座15楼
028-68731666、028-83328605
版权所有:华燊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19641号-1
610200
Huashen Energy Group Co., Ltd